育兒知識
加味菸、電子菸影響兒少 管制應再提升
孩子扁平足? 醫:運動可改善
培養孩子人際互動技巧 「家」是最好的練習地
0-3歲寶寶禮免費索取 填問卷累積換禮物 填問卷累積換禮物(加會員直接獲得點數500點) 3-8歲學習雜誌試讀本免費索取
咳嗽不止如機關槍! 嬰兒缺氧全身抽搐急搶救
孩子長好快! 衣物一直換該怎麼選?
醫療資源分佈不均 易延誤遲緩兒治療期
寶貝生病好心疼 洗溫水澡安撫情緒緩解不適
新手爸媽注意 嬰兒務必「仰睡」防猝死
【幼兒教育】為什麼要【教】?要【教】什麼?
感謝作者:嬰幼兒的音樂老師:張雅蓁【雅雅老師】授權轉載 #教養教導教育
為什麼要【教】?要【教】什麼?
我們看到好多家長都直接開罵……孩子被罵得莫名其妙的,所以變得【不會開口問】【不敢開口問】,所以【亂開,亂摸,亂玩,亂弄】……很多東西不就是因為這樣壞掉的嗎~
0到3歲……家長認為的可愛期。所以比起【教】,孩子應該是逗弄家長的玩具,開心果,反正可愛,好玩又好笑,所以不用教,長大就會了,去幼兒園就會了。。。。
有更多家長用【調皮】這個單字,來掩蓋孩子所有的錯誤,解釋孩子所有的行為。。。。。但是。。。真的只是調皮而已嗎?????
😱 好驚訝現代人的思維喔~👆 為什麼?為什麼社會這麼進步,越來越進步,思維卻是退步的呢?
💖 等到孩子長大,長到家長覺得不小了,再來想到規則,教導……卻無力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,常常妥協,或者先教訓,斥責了孩子之後再來後悔……就一直在這樣的情緒漩渦裡面轉啊~轉之後,就乾脆把孩子放到托嬰中心,幼兒園,一了百了還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,何樂不為啊~
👆 但是……孩子呢?在幼兒園裡面真的一了百了嗎?對家長來說……是的啊~
● ………………規則……學校教
● ………………吃飯……學校教
● ………………情緒……學校教
● ………………體能……學校教
● ………………音樂……學校教
● ………………英文……學校教
● ………………美術……學校教
👆 真的是如此嗎?反正對家長來說,孩子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,就覺得花錢是正確的啊~反正自己樂得輕鬆
👆 其實家長沒有真正的放手,家長不教,學校也不敢教,學校頂多只做到……不要讓自己麻煩和太費力,所以基本的規則一定會有【大家都一起做一樣的事情,除非特殊兒,否則全部都放在框框裡的模式,孩子們只能照做】
👆 吃飯……不會動手吃飯,吃太慢的,老師一律餵飯【因為家長最重視的就是……我家小孩有沒有乖乖吃飯……這樣的要求,老師一定要讓孩子把飯吃完啊~所以孩子學了什麼啊?】
👆 情緒……跟家裡差不多吧~家裡是……孩子吵就給,學校呢~就哭吧~ 【還是沒有學習到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,沒有辦法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啊~一堆已經長大的孩子,出社會無法適應,怪別人都沒有善待你,自己的情緒無法面對,轉向,對著別人發脾氣,發爛砸《廣東話》】
💖 孩子們不知道各種情緒喔~【大班小孩】竟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害怕的感覺……不知道什麼是希望和失望……不知道大人生氣是為了什麼……為什麼看到繪本裡面的表情,孩子們的感覺和回答只有生氣和開心?家長,學校不是常常唸繪本給孩子們聽嗎~這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👆 體能,音樂,美術,英文……除了有……為了給家長們參觀的示範教學之外,還有畢業典禮,發表會的表演……死命的練習,就為了要展現在各位家長面前,爭一個好口碑,爭一個好的滿班率【目的只有這個】
💖 一年比一年更糟糕的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● ………………孩子的情緒難自我控制
● ………………家長們的情緒自控力也越來越困難
● ………………老師越管越火大,情緒控管也發生了問題
● ………………語言發展越來越晚,甚至於問題越來越多
● ………………安全感不夠的孩子越來越多
● ………………孩子越來越難得到父母親的陪伴
💖 唉~活動非常多,說得非常好聽,但是……真的對孩子好嗎?沒有任何一項是為了孩子而做的啊~
💖 教養……從良好身教,認真陪伴開始
💖 教導……從尊師重道開始
💖 教育……從禮貌和品德教育開始
👆 現在的教養,教導,教育……沒有一個是看得到的
本文出處
0-3歲寶寶禮免費索取
填問卷累積換禮物
填問卷累積換禮物(加會員直接獲得點數500點)
3-8歲學習雜誌試讀本免費索取
心理疾病的孩子,最怕被父母要求「正常一點」心理師:有時子女病況變糟,是家長的問題
孩子不吃菜怎辦? 在餐桌上教飲食教育
嬰兒床上放娃娃,恐害死寶寶命!專家嚴正提醒:除了必仰躺,寶寶睡覺做到這5點才算安全
提前發育卻長不高? 醫師:注意孩童BMI
小孩寒假吃太多零食 讓牙齒穿上「防彈衣」
做好日常清潔 寶寶遠離過敏危機!
孩子不乖,打罵他是天經地義?心理師:這是一種暴力溝通,恐給孩子造成嚴重身心傷害
【生活及教育】 玩沙對幼兒的發展旅程的好處
近年來台灣許多的公園已經陸續更改成特色公園了,帶著孩子玩沙似乎越來越容易了,回想起孩子在1歲左右想帶孩子到沙坑玩,還要特地去親子餐廳才有,現在寶寶已經兩歲半了,已經帶他去參訪了不少附有沙坑的公園,寶貝都玩的不意樂乎,這讓我想起了皮亞傑的兒童的認知發展理論,孩子在0~2歲時,憑藉著感官器官,探索外界事務,藉以獲取知識的歷程。
精選閱讀: 沙坑公園
玩沙的好處
北海道教育大學的笠間浩幸教授(Kasama Hiroyuki)在一份幼兒研究報告中指出,玩沙有許多益處,此外許多感統治療師也推薦玩沙活動,另外在兒童心理治療學裡,沙也是一個讓孩子以語言以外(non-verbal)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重要工具。
一、藉由手腳的觸感,直接刺激大腦的發展。
手被認定為是第二大腦,玩沙可以讓小孩接觸不同沙子的質感(部分特色公園內,所使用的沙子質地是不一樣的,如果偶爾換公園玩,孩子感受又有所不同),粗幼濕乾的沙摸上去感覺都不一樣,手抓捏濕沙、手一把抓沙子又嘩啦啦流竄下去,另外像是夏天時溫熱,冬天時冰冷,天氣晴朗的疏鬆,或是下過雨後的濕潤;不同的觸覺經驗,對幼兒來說是很全面的大腦感知訓練及體驗,可以刺激腦部的發達。
二、發揮想像力和創造性。
就好比我家的寶寶,他常會將沙子製作成點心,開心地請媽媽我吃,有時又會將沙子混水 蓋成心目中的城堡,重點是玩沙的方式沒有限制,因此孩子可以無限制的,從自己的想法去發揮,不受任何的限制。
三、激發科學性和具體化數學的基本概念。
利用小鏟子裝沙到桶子裡去又倒出來、衡量著裝了幾次桶子就滿了。
四、發展語言,像是擬聲擬態語。
五、建立人際關係和社會性。
孩子在3歲後,遊玩模式已漸漸成自我中心轉換為尋找玩伴的階段了,公園或是海邊玩的時候,也會漸漸找尋玩伴,為了和可以參加遊戲活動,孩子會慢慢的去調適自己和別人互動的步調 。
玩沙注意事項
- 玩沙只有在沙坑裡面玩
- 不要將沙子搬離沙坑沙子只拿來捏塑形狀、搭建成品,不可以拿來丟人
- 玩玩沙後必須把玩沙道具歸位,並且確實清洗雙手的手心、手背、指縫指尖,避免不慎將沙子揉入眼睛。
不曉得爸媽們對「感統失調」這個詞有沒有聽過呢?他是指大腦在整合各種感官體驗時出現問題,對某些觸感或身體搖動的反應過敏或遲鈍,依照感統治療師所說,玩沙是對孩子很好的訓練,如果家中有長輩反應覺得帶寶貝去玩沙不妥,可以用這些理論跟長輩溝通,讓孩子可以從生活中發展適當的能力喔!!
參考引用資料:
靖娟基金會出版 2012年 守護小幼苗寶寶安全照顧手冊
日式教養不一樣
0-3歲寶寶禮免費索取
填問卷累積換禮物
填問卷累積換禮物(加會員直接獲得點數500點)
3-8歲學習雜誌試讀本免費索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