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、2022年8月起育兒津貼(3500元起、5000元起)、托育補助全面提高

終於新的育兒津貼、托育補助方案出來了,對於多寶的父母來說,可以加減減輕一點負擔,而這次的調整分為階段性調整,分 […]
上學吃早餐 英研究:成績表現較佳

吃早餐有助孩童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、學習和維持良好的行為。 吃不吃早餐對小朋友的學習很重要!英國利茲大學研究發現 […]
孕前停看聽 多發性硬化症媽咪備孕攻略

黃錦章教授鼓勵多發性硬化病友在備孕、懷孕或產後的每一個階段,都應該諮詢醫師,切勿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,才能安心地 […]
嬰幼兒與父母睡同床 竟會提高窒息率?

新生兒的死與照顧者的照護都與睡眠環境息息相關。 營造嬰幼兒安全的睡眠環境,最關鍵就是應與大人同室不同床,且1歲 […]
不孕關鍵在「年齡」? 中醫調理「做人」成功

有正常性生活無避孕半年仍無法自然受孕者,便可尋求中西醫治療;一般建議可先至西醫檢查是否有器質病變,同時也請先生 […]
孩童咳嗽超過兩週 應盡快就醫

因咳嗽就診的孩童有逐漸增加的趨勢,家長可得多加留意。 季節轉變天氣溫差大,一不小心可能就因此感冒,尤其近來臨床 […]
飲食壓力致內分泌失調 中醫助你好孕

養成好孕體質需從日常生活做起。 已結婚六年的38歲陳小姐,月經時而規律時而亂經,因有預孕計畫,所以規律的測量基 […]
明(109)年1月起 2-3歲托育補助加碼 最高每月可領6000元

昨日(2019/11/07)衛生福利部(以下簡稱衛福部)、教育部今(7)日聯合召開記者會,針對很多爸媽們常詢問 […]
孩子扁平足,家長該擔心嗎? 學企鵝走路可改善

在孩子足部發展階段,家長只要多點觀察,就能避免錯誤的姿勢產生。 孩子在學走路時,許多家長都會特別注意走路姿勢是 […]
有了孩子忙得團團轉 九成媽渴望放個假

「天使幫手到你家」服務,委託專業保母到府幫媽媽顧小孩,讓媽媽有時間好好愛自己,讓自己當個快樂的「天使媽媽」,養 […]
孕婦心律不整不用忍 零輻射心導管電燒來治療

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是透過3D定位系統取代X光透視,大幅降低輻射,且定位更精準,複雜型的心律不整患者有健保給付 […]
家有氣喘兒 4招遠離過敏原
與一般感冒或病毒感染不同的是,兒童的氣喘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咳嗽、喘鳴、呼吸沈重等症狀,通常會超過十天,在清晨或夜 […]
不寫作業、討厭上學!該如何面對「拒學小孩」?心理師:別隨之起舞,但要陪他一起經歷失落

我有時候會在談話時跟著落淚,尤其是拒學孩子走進自己深沉的悲傷之中,當那個時刻來臨,我會先感覺自己心裡某個角落開 […]
孩子也有開學症候群 家長必學的收心5招
許多有開學症候群的孩子,較不願意主動與同學一起玩,可多鼓勵孩子與同儕互動。 迎接開學日,你的孩子已經做好準備了 […]
玩電玩使孩子社交能力變差? 研究:男女有別

玩電玩有如成人追劇一樣,容易成為生活中共同話題,因此建立關係,不見得就是沈迷,但若孩子即使不玩電玩,仍出現焦 […]
家長看過來! 過動症4致病因「這兩樣」都上榜

ADHD有4風險因子,包括貧血、血清素偏低、嗜酸性粒細胞與免疫球蛋白較高。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(ADHD,簡稱過 […]
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? 這3類小孩要注意

張綺芬組長說,不要因為小朋友一個眼神、一個動作就滿足他們的需求,應透過口語溝通確認才是較好的方式。 公嬤怕口音 […]
嬰兒按摩的好處你想不到 新手爸媽必讀

近年的研究更發現: 早產兒被撫觸時除了能有更好的神經發育、降低敗血症風險,更減少住院時間和新生兒壓力。另也有研 […]